适当修整是长期趋势行情发展中的必要过程,持续单边过大的短中长期之间的张力,很容易造成结构性的破坏,舒缓与化解矛盾的最好方式,就是缩量沉淀,重构新的涨势结构。
对于当前的技术路径而言,周四的大跌不是坏的事情,技术上倒是非常好的风险释放。虽然还不能就这样确立马上反拉上涨,但条件上推演,不必惧怕往下持续回落,尤其是在当前中长期的绝对涨势之下。
而且依照对指数和绝对上行的40日均价线之间的空间计算,仅140点之距,显然并非是什么可怕的空间结构,而且40、60日等均价线都会继续往上移动,构成技术层面的支撑助涨效应。
这些情况,都意味着周四大幅回撤之后,反而不必再惧怕会持续往下压低,特别是显著的缩减量能。按照周四单位量能3762亿元统计分析,再缩量也很容易低于40或60日均量线水平,但我们依然可以确判,短时间内不会改变40、60日均量线的上行态势。
这意味着也不要担心再度缩量压低的过程,同样是应该看到缩量回调而创造的反攻预期。从指数的波动空间,到量能的增减水平,都可以积极预判再跌必反攻的预期发展,这对于操作而言,自然是敢跌能买,大跌大买,主动做好承接布局的操作安排。
就当前市场环境而言,真正的风险不在于再度往下压低,更大的矛盾出现在反拉上涨。按照我们近期的技术推演,仍然确判5688-5891点的阻碍区域,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有望翻越,反拉之后会面临更大的交易难度。
同时,又因为20日周期下周进入4500亿元以上的高量潮水平扣减,持续10个交易日的日均量能高达4880亿元,这显然会对20日周期构成一定的量潮压力,可以出现脉冲式增量,但持续超过4880亿元,仍然不能奢望。
再者,下周开始距离新年春节只有8个交易日,往常的经验表明一般会出现人气衰减的现象,即便指数表现强势,但市场气氛依旧低沉,主要在于人员的流动,以及长假带来的资金收敛行为,造成市场出现假日综合症。
当然,今年不同之处在于疫情影响人员流动,相对投资者的稳定性高一些,所以根本上的影响应该会小一些。但情绪的变化并非不存在,这就使得,仍然会有这样的情绪波动。不过不必惧怕会出现过于低迷的局面。
综上所述,大盘按照预期时间和空间波动,有效释放短期过大张力风险,且缩量沉淀缓和技术矛盾,对维持长多涨势并延续趋势行情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在中长多绝对优势之下,以短期结构波动与修整来看待行情演变。
操作上,继续保有长多思维,不要惧怕市场震荡,反而要积极挖掘和寻求低接布局的投资机会。方向上,我们确判仍然是优质优势的个股,头部企业仍然是首选,继续挖掘行业或细分领域的龙头个股。但要主动避开过去一年以来涨势过大,且高位滞涨发生转跌的个股,特别是业绩增速难以消除过高PE的品类。
我们会继续聚焦资源、半导体等科技类、新能源、大金融类、消费及疫情后时代等等方面出现的投资机会。但不管选择哪一只个股,都要是自己看得懂也看得好的标的,不要迷迷糊糊,就赚自己想要赚的钱。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