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向好的呼声一浪叠一浪,舆论性高点持续抬升。相关性言论,周末这两天,在各大财经媒体网站随处可见。我们认为,阶段性风暴点就要来了,这和我们几周前的预期进程较为一致。
舆论性导向作用,许多时候会超预期表现,但这并不能改变市场进程,影响的只是投资者情绪高低,就像风大浪更大的道理一样,但的确会因此而掀起更大的浪花,身处其中者在那瞬间都会为之起舞。
关于股市的发展进程,我们认为基本面驱动是长期影响因素,主导并决定着未来的发展;技术面影响是周期性的,高低情绪迭起,周而复始,一遍又一遍;舆论性导向犹如精神幻剂,如梦似炮。
就沪深300指数而言,还难言会马上出现舆论制高点,但科创50市场的舆论性高点,的确会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涨势下,日近。一个非常重要的判定条件就是大量滚动后的时间周期,如20、40或60等固定时间周期。
一般而言,在滚量推升确立量增价涨的趋势性行情后,要么持续滚动更大量发挥绝对优势,要么就是保持阶段性等量水平,推动价格趋势发展。但当无法保有20日周期量潮涨势情况下,很容易带来价格的剧烈波动。
往后发展,可以叠加20日周期,也会反映出40日周期及60日周期的影响。其实都可以拆分、嵌套,在短期情绪上着重研究20日时间关系。针对当前阶段,自5月25日长阳以来,已经完成20个时间周期,股价再向上拔高震荡加剧。
但以阶段性滚量而言,则反应出5月27日后的显著特征。至今也都完成20个时间周期,无法再增更大量能,则缩量就容易促使20日均量线转跌,我们认为量先价行,容易诱发出价格回落的现象。
但这个过程,通常在价格绝对优势之下,还不会就此持续回落而转向空头下跌,事实上在短多都不改变的情况下,反而是创造右侧进场的大好时机,由此反复多次波动,就会使得行情较具有迷惑性。
我们认为只要明确无法更大幅度的增量,就不能推动价格持续发展,反复震荡的过程,看起来顽强,也只是消耗价格优势的过程,一旦出现量不增价已跌的情况下,行情很容易出现阶段性反转,并促使短空形成。
以当下成交量能的情况,任何不能滚动出更大量能的任何形式拉高,都要防范任何形式的再回落行为,通常操作上不是盲目跟进追涨追高,而是主动调仓或换股,力争操作主动权。不过,就当前技术结构而言,即便不再往上推进指数,价格优势也可望持续扩延3周前后。
这意味着,未来1-2周内,还不必惧怕因为量能缩减引发价格持续无休止回调,其波动空间,依旧可以乐观看待绝对涨势均价线形成的支撑稳定效应。比如就当前10日均价线而言,也可以预估接下来这周会持续扣低走高。再叠加上述确判20日均价线的绝对涨势有望在未来3周内延续,这就自然确立短多价格体系的涨势基础。
其他指数结构,微观形态各不相同,都会有其不同的解读。但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协同性大体一致。从市场走向到舆论导向而言,我们依旧把科创类指数作为短期人气和市场波动风向。
不过,坦言,就舆论风暴而言,威力难断,也是得边走边看,除非是极端变化,或异常波动引发短期结构失利,则往往会诱发出短期反向态势。否则趋势不改,策略上仍然应偏于乐观且积极。
接下来这周,我们偏向于整个市场会再向上迈出一个台阶,但要关注舆论诱发过高人气而无法持续滚量推进,会产生的上述问题出现,这样则容易造成拉高后剧烈波动,虽然短期无忧,但需要采取相应的操作对策来应对波动,以掌握操作主动权。
比如,部分涨幅持续积累过大的个股,可以主动寻求拉高调节的时机,不要再往上盲目追涨追高。但仍然可以大胆低接,把握波段交易机会,不过应偏于优质优势的成长类股票,特别是低位滚量反转确立涨势的个股,仍然是重要的配置对象。
——————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