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证监会的“大红包”

2017-05-28 08:21来源:东方财富网


周五下午,邓舸在证监会例行发布会上宣布,证监会将修改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引导上市公司有关股东减持行为规范有序进行。晚间,证监会官方微博公布了本周核发IPO批文的企业名单。7家公司筹资总额不到23亿元,发行规模大幅缩减。周六,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同时,沪深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及董监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这些举措令投资者兴奋不已,有市场人士惊呼,这是证监会发出的“大红包”,是重大利好。(神探001原创)


不可否认,此次“修规”和缩减IPO规模体现了管理层呵护股市的善意,有利于股市休养生息,有利于缓解市场的恐慌情绪,但是,这些利好有多少确定性?利好的力度有几何?我们应该冷静思考。


第一,本次公布的IPO规模明显缩小,到底是偶然现象还是常态化?众所周知,IPO提速是证监会的既定方针。2月26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去年以来,证监会就这一问题(新股发行问题——本博注)加强了同市场各参与者的沟通。主流观点认为,股市异常波动后,市场的自我修复比预期的要好,具备了适时适度加大IPO力度的条件。正如我前面提到的,我们最基本的准则就是尊重市场规律,顺应市场需求。所以,去年加大了IPO审核的力度,增加上市公司供给。实践证明,来自于市场共识的这个做法是受到市场欢迎的,是有生命力的。”难道话音刚落,政策又要变啦?一般来说,管理层的政策会有延续性,不会朝令夕改,本次公布的IPO规模明显缩小或是偶然事件。不过我对IPO提速“受到市场欢迎”的说法持怀疑态度,今年以来,A股与外围股市背道而驰,特立独跌,说明股市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明其对IPO提速的态度,如果证监会知错就改,及时调整政策,使IPO规模缩小常态化,无疑是利好,我们给刘主席点一百个赞,不过利好作用有限,因为A股的趋势性变化不会取决于这种微调。(神探001原创)毋容置疑,目前证监会对新股发行的管理模式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每周安排10只新股发行上市,整齐划一,步调一致,这是全世界难得一见的景象,它的出现足以说明,中国股市要实现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任重道远。


第二,“修规”难改过度扩容的本质。引导上市公司有关股东减持行为规范有序进行,有利于遏制大股东清仓式减持,但是断崖式清仓和分批清仓、规范减持没有本质区别,不能解决大股东利用股市发横财和股市供求关系总量失衡等重大问题。股权分置改革以来,A股之所以牛短熊长,广大股民之所以亏损累累,根本原因有四个:一是扩容速度过快;二是上市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缺失,带病上市的现象屡见不鲜;三是对大股东和机构合谋操纵股价、坑害投资者的不法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管;四是退市制度形同虚设,没有淘汰机制。一方面上游快速扩容,大小非汹涌而来,另一方面下游没有排废排毒通道,一个缺乏新陈代谢功能的股市,只会成为畸形膨胀的怪物。不刮骨疗毒,不进行综合治理,A股很难健康发展。(神探001原创)


第三,本次下跌的主因是金融去杠杆、去泡沫、去风险引发股市流动性趋紧和股市风险预期增强。我在近期博文中多次强调,维护金融安全已经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金融“三去”(去杠杆、去泡沫、去风险)的决心和力度也是前所未有。金融行业的风险和泡沫积累了很多年,问题错综复杂,化解这些风险必须有序进行,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操之过急,会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力度过轻,只是“捞痒痒”,不解决问题,所以,金融去杠杆、去泡沫、去风险对股市的影响将是“慢刀子割肉”。也许有人指责我这是危言耸听,但是,当您把我们的收入水平、房价、车价、油价、飞机票价和股价与其他经济体比一比,就知道我们的泡沫有多大了。A股市场的垃圾股被炒上了天,但在香港“仙股”无人问津,A股的泡沫破灭后,垃圾股就会成为“仙股”。


总而言之,证监会的“红包”有利于股市短线反弹行情的展开,本周四大盘强势上攻或是先知先觉资金进场抢红包的的结果,但是,“利好”如何兑现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对后市的反弹高度和持续性不能寄予厚望,不可盲目追高,节后如果大盘借利好消息继续上攻,上证指数3200点附近应该是逢高减磅的区域,此处是强阻力区,120日均线、60日均线以及大B浪反弹的上升趋势线在此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