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因为中午、晚上,都说了一下股市里的36计。希望我再多写写,挺有意思的。我觉得也是,特别是配上图以后,看上去也挺开心。只是36计也不是一篇能写掉的,接下来就逐步结合行情,适合哪一计就用哪一计。至于有朋友说要先把“美人计”给写了,这我就有点犯愁,因为貌似36计里也没有这一条(偷笑)。年初的时候,更多的是“瞒天过海”,就现在这个阶段,更多的还是“反客为主”。
谁是主,谁是客
为什么说,眼下更多的是“反客为主”。大家只要想一下,4月份之后,年报、一季报出齐,持仓数据披露,那些大资金是不是想换?再想想4月份之前,太多股票出现明显的大幅上涨,他们是不是也想以高换低?问题是,跌下来有多少普通投资者离场?恐怕离场的寥寥无几,多数都不动。那么那些大资金机构怎么换?就是让你感受到一直拿着也是有问题的。但也不是什么新招?之前也多次出现,我下面细细说。
这招就是制造反复震荡(其实从3月份已经开始),然后在震荡中,有些股票就是不会涨,就是一路跌,再就是手头的股票也就是不涨,就是跌,哪怕行情有反弹,都涨不动。这么折腾一段时间之后,手头拿着这种股票,可真就头痛了。因为不理不睬它可是真跌啊。
这招有没有效果?我发现是有效的,就周一、周二的行情,就有朋友跟我留言,要帮忙看股票,如果这个股票真不行,就干脆离场不做了。而我的回答,基本都是,让他们自己上应用-市场,下个“博尔系统”的应用,再自己去量化手头股票的“机|构|库|存”,立刻就知道有没有机构在“反客为主”。如果机构在反客为主,是能够在“机|构|库|存”上反映出来的,并且,机构资金一旦反客为主了,股价表现一定是更好的。
反客为主的迹象
下面这种“机|构|库|存”的状态,基本就是机构反客为主了。可以看到,缓慢上涨后,并没有因为连续上涨而越来越热,反而当时是走的越来越差,但实际表现萎靡的背后,代表“机|构|库|存”的橙色是不断的提升。显然机构的份额在越来越大,而受不了的人不断离场。
而这种状态持续的结果就是,股价的爆发潜力越来越大,突然就涨起来了。也正是有这种希望存在,所以对于萎靡的股票,我总是让那些朋友自己下好“博尔系统”的应用,再量化库存,并和他们说,走的萎靡的同时,库存如何增加,这这用时候,机构投资者的目的太清楚了。现在就有很多股票,就这么反客为主之后涨上去的,最近这段时间表现也是远远好于市场。
有些股票没常客
另外,这一招之所以有效,也是因为有的股票,是“机|构|库|存”越来越少,或者干脆消失没有的话,那这种属于机构投资者不想搭理的股票,就根本没有反客为主这回事了,真正要说涨起来没戏就跑路的,首先就是这种股票。他们的库存变化,大家可以看下面的图片。
实际很多股票,最近的走势都差不多的,很多朋友也知道这里面肯定有好有坏,但确实也不好区分,所以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换量化方法去判定。大家下个“博尔系统”的应用,再自己去量化手头股票的“机|构|库|存”,有没有机构在里面设计使坏,很容易看出来。我是劝过很多朋友,与其现在犹豫不决,日后心一横,挥泪告别,那肯定是先去量化一下更好,既然连挥泪离场都敢做了,还不敢去量化一下?搞不好就柳暗花明。而正是由于眼下的市场,机构资金肯定会盘算着去换一些股票,因此无论是机构参与越来越积极的状态,和干脆放弃的状态都会出现。并且其规模都是不会小的,这里面当然会有一些很好的机会,并且在5月、6月的时候,这种态势年年都会扩散开,自然机会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