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方股份投资价值的深度分析1

2015-07-13 16:29来源:东方财富网

?(清华同方:缔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舰队



  清华园最早的建筑——同方部,曾为祭奠孔子的地方,其意为“志同道合”者相聚的地方。了解到这些,当走进清华同方时,记者心怀崇敬。今年是国家“十二五”开局之年,有恰逢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创造中国新兴产业多项奇迹的清华同方,正在以崭新的产业布局和文化理念踏上新的征程!



  “承担、探索、超越”,“忠诚、责任、价值”,这是同方文化里面的12个字。经过14年的发展,同方已涵盖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多数行业,这是业界的一个奇迹;同方的这种战略布局,是十几年前就开始的,与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不谋而合,这种前瞻性是一个奇迹;同方在诸多新兴行业都已占据制高点,比如三网融合的同方标准已成为行业标准,这又是一个奇迹……这些都同时发生在清华同方。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这种标杆可遇不可求。2008年,同方品牌成功上榜“世界企业品牌500强”。从产业上来看,同方威视已占全球市场的70%。同方的成功对其它企业有无借鉴意义?这些成就的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记者:陆总,非常高兴走进清华同方。有评论说:“清华同方捍卫了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尊严”。对此,您怎么看?



  陆致成:这个问题,我想先从同方公司的特点来讲,因为我们毕竟是“背靠”清华大学。另外我们是搞科技出身的,从同方开始的定位起一直在做高科技企业,而且目标是做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企业。



  从做法来讲,同方主要是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路子。在产业化的过程中,以前做产业化,不仅仅是一个项目,同时也做一些企业,所以其实是从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到科技企业的孵化这么一个过程。一个高科技企业有它自己的成长发展的模式,对于同方来讲,这就是我们发展模式的大方向。



  在高科技企业,同方的方方面面都有高科技的产业,目前主要从事环保这个层面的高科技产业孵化和企业的孵化。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我们已经培育了一批大概几十个有一定规模的、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的高科技企业。我们一开始就在探索科技成果未来的发展方向怎么和市场紧密地结合起来,所以,科技我们懂一点,市场我们也懂一点,怎么结合起来做,这是我们的优势。



  所以从这点来讲,我们在十年的时间里培育的这些产业,基本上与战略的新兴产业都很贴近,实际上跟国家的策是一致的,这也是同方未来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基础,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记者:展望未来五年,同方正在和将要做哪方面的工作?



  陆致成:节能是一个,环保是一个。节能和环保有联系,但是对于产业来讲,节能是节能,环保是环保。在这两个领域里面,我们从2006年开始在半导体照明这个领域做投资。前几年还是走了些弯路,从2008、2009年开始,进入了正常的发展阶段。到今年我们在半导体照明这个领域大概投资了将近50个亿,同方的总资产是200多亿,相当于投资了20%左右。我们打算打造中国半导体照明第一品牌。



  在这个投资里面,我们做的是全产业链的投资,从最高端的LED的芯片制造到最终的每家每户的灯泡,这个领域目前已经达到了国际上的一般水平。从LED芯片的亮度到我们已经出的产品,像管灯、信号灯、灯泡的性能都达到了国内一流的水平。



  我们目前在北京、南通、广州、沈阳、浙江这几个基地分别做芯片、灯具、背光磨具等半导体照明应用的东西。在一栋大楼里面,照明占40%的电耗,空调占40%。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照明节约一半的话,实际上对整个大楼的电耗降低了20%左右。从这一点来讲,照明的节能效果非常好,特别是对一些办公楼、大超市、点灯时间很长的领域。因为照明在节能上的效果,按照我们应用的实例,基本上在一年半到两年就可以收回投资。所以,未来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能耗也在继续降低,未来的回报会更好。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和我们的实验,目前能够大批量生产,所以我们一方面在大力的发展技术,发展产品,推广产品,同时也在用各种方式来不断地扩大市场的影响,促进市场的成熟,让大家更多的认识这个市场。



  从核心技术到应用产品再到市场推广,这是全线的投资。对企业来讲,投入这么多也希望有新的增长点。这个领域我们2009年的收入大概不到10个亿,2010年有30个亿,将来也许还会更多。这个领域的发展对同方公司是很重要的经济增长。



  节能领域我们还有一块新技术,是在工业余热的应用方面。现在北京市节能供热、煤矿、钢铁、化工、石化这些领域里,通过吸收式热泵和传统热泵技术的应用,能够将低位的热提高到高位的热,也就是说,20多度没有用的热提高到40多度的热或者60多度的热,然后用高位的热去为生活生产提供热源。这些技术我们也在大力推广,有很多城市已经应用了,这方面市场推广的空间很大,效果也非常好,也基本上能在一到两年的时间回收投资。



  节能降耗靠什么?靠新技术。当然新技术要有投资,这是最重要的,而且投资要能回报,那样就有更多的动力。用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产业的投放,这样才有生命力。



  记者:刚刚谈到的是节能,另一方面,请您谈谈同方在环保领域的想法和规划?



  陆致成:水是环保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水资源匮乏,做好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是我们在水资源上最大的动作。其中一块是对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和垃圾的利用和处理。在环保领域,除了做环境保护的事情以外,怎么样把环保剩下来的东西再综合利用,这一点也是我们在环保领域比较重视的事。我们今年主要计划是要将环保资源与综合利用结合起来。



  记者:您能具体谈谈清华同方的创新型产业孵化器模式吗?



  陆致成:在这方面,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我们的基本做法,一般来讲是先从一个小项目开始,经过研究,然后在同方的内部成立一个分公司。过去纯粹搞技术的人,通过分公司的机制把技术变成了产品。这里有资金的问题,人力的问题,包括场地的问题,在同方这些事情以及工商税务可以不用管,更多的精力是把技术变成产品。但是市场要管。



  真正的把技术变成产品是第一个阶段。当分公司做到一定规模,同方在管理分公司的时候,同方母公司对每一个经营单位都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从财务体系到人力资源体系等等。这样,过去做技术的人现在变成做经营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他掌握了企业全面的管理能力。在这个基础上,这个分公司到一定规模以后变成一个独立的子公司,完全独立经营。这样的企业具备全面的能力,孵化的成功率也比较高。这一点,同方跟有些企业不太一样。



  我觉得这是同方比较有特点的一条路,这个过程其实是在培养一个企业家。利用这一模式,同方不但完成了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培养了一批企业,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企业家,他们都是企业的领军人物。所以看起来同方有几百个分公司,但是有几条主线,分成了十大主干产业为核心的组织架构及发展格局。这种产业化的模式、企业孵化的模式,是同方这十多年来一种很成功的模式。



  记者:站在“十二五”开局新的起点上,同方对未来有什么新的构想?



  陆致成:下一阶段,一方面是把我们现有的技术做好,扩大规模,比如半导体照明。另一方面,加大对新技术的培育和保护,利用成功的经验继续孵化更多的产业,并且使孵化产业持续发展。



  另外,在新能源方面,同方也会有一些新投入,也会重视以国产的自主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终端设备。因为清华大学在新能源方面有一些好的新技术,国际领先的技术。新技术会加快同方的产业化步伐。



  记者: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投资新的热点。您感觉到有压力吗?如何应对?



  陆致成:(笑)更多的投资当然会带来更大的市场竞争,投资的企业过多,也存在低端技术重复生产的情况,另外高端产品在应用上也需要会的支持。我认为应该做好三点:一是对新技术的判断,认定什么是好的新技术;二是加强新技术的产业化升级;三是打开市场。当然,同方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完)



  科技服务会 圆梦产业报国



  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荣泳霖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深入发展之年。清华大学也在今年迎来了百年校庆,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清华大学实践会服务功能的企业代表,也在坚持落实“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为祖国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断探索。



  清华从1911年开始,到现在整整一百年了。实际上它的发展路径首先是孜孜不倦地不断完善大学的三个功能:传授、科研和会服务;其次是一直在发展和传承清华的传统和精神。这两件事情加起来就成为清华大学的发展目标,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



  那么,为什么说清华大学办企业是在行使会责任?很长一段时间,清华的科学技术成果向会的转移基本上采取的是“卖蛋”的办法。清华大学培育了很多良种鸡蛋,怎么办呢?我们去卖。这么多年来,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里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二个阶段进步了,这个进步从同方开始,叫做“借鸡生蛋”。同方面向市场,面向会,知道会的需求,也知道会的产品和技术发展方向。第三阶段也是从同方开始的,直接在清华大学里面开辟园地,利用清华的资源和平台来开发。